1、硬件适配

联想小新Pro 15的开机键是集成指纹识别功能的,而我用的Kubuntu中并不内置指纹系统。尝试了一些其他的指纹组件都不能正常识别的硬件,所以我只能废弃指纹解锁这一功能,老老实实输密码。

我印象中新版的GNOME桌面是自带触控板手势相关功能的,但很遗憾,在KDE Plasma下同样我没有找到解决方案。我打小东西摆放东西非常没有条理,找不到鼠标属于是非常常见的事。往前一个年代触控板手势这种东西似乎还不太流行,所以我非常习惯于把触控板正常的当鼠标用。

显卡可能是Linux上一直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,不过NVIDIA有了闭源的官方驱动,Ubuntu可以在装系统的时候一并安装,也可以先用社区的开源驱动装好后再装闭源驱动。印象中AMD显卡的某些加速功能现在Windows还没有相应的驱动,需要在Linux下才能发挥作用。

电池充电状态检测似乎不太准确,这是一个影响体验的小问题。当插上电源或拔下电源时,系统上的显示并不能立马跟上,经常会延迟几十秒甚至一两分钟。

2、软件适配

软件生态是Linux劝退大多数普通用户的主要原因,国内常用的一些软件至今也没有Linux版本。这几年陆续有一些厂家开始适配Linux,比如腾讯推出了和macOS版本基本一致的基于Electron架构的QQ,百度网盘、迅雷、钉钉等应用也都推出了Linux版本。虽说其中很多都是基于Electron架构的,但有总比没有好。而且现在大厂应用的Windows版本也有向Electron转变的趋势,如网易云音乐的Windows新版本。

一些其他常用但还没有适配的软件可以用Wine运行来解决一部分问题。微信电脑版可能是个必备品,Wine之后截图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、无法视频通话,其他功能都基本正常。发送文件、传图片、甚至是同一局域网下备份手机聊天记录,都能正常使用。

开发类的专业软件应该是唯一在Linux有生态优势的软件类别。许多开发环境的配置在Windows下相当折腾人,很多人想学C、想学Python在第一步配置编译器或解释器这一步就卡住了。在Linux下大多发行版都可以通过包管理器一键解决这些问题,我显然已经习惯了apt install openjdk-17-jre而不是去官网下载安装。

我用的虚拟歌手调音软件主要有Vocaloid、Deepvocal和Synthesizer V。其中前两者通过Wine模拟可以达到比较好的运行效果,而SV原生支持Linux平台。印象中在配置SV时几个缺失的依赖库Ubuntu的源中没有,找这几个依赖颇费了一些功夫。但最终的效果是这三个软件都在我的电脑上有不错的运行表现。

最令我头疼的就是图形影音类的软件了。这方面我只是轻度需求,但完成一些小任务的时候确实不太离得开这些软件。高度适应Adobe系软件之后对于其他工具可以说是水土不服。我安装了GIMP作为Adobe Photoshop的替代,但每次都在慌张的寻找各种功能,最后用Wine成功运行了Photoshop CS6勉强使用。我希望将达芬奇作为Adobe Premiere Pro替代品,但实际上我很多轻量的剪辑任务用了KDE家族的Kdenlive剪辑渲染。这部分软件专业性比较强,对软件的熟悉程度很影响使用效率。也是这一点决定了我无法独立用一台Linux电脑解决我的需求。

    Avatar photo

    作者 Elecmonkey

    发表回复

   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